找到相关内容75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儒佛会通方法研议

    ,昱不能屈。后迎康僧会问“佛教所明,善恶报应,何者是耶?”会以“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”答之,皓谓“若然,则周孔已明,何用佛教?”会曰:“周孔所言,略示近迹,至于释教,则备极幽微,故行恶则有地狱长苦...的不同,而所指的意思其实一样的,所以儒佛相通。类似的说法,像“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”(康僧会)、“言异而理贯”(智圆)、“异号而一体”(契嵩)、“名异而体同”(大慧宗杲)、“《易》有时,其在《华严》...

    林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852294.html
  • 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

    利用了古印度的神话、传说、故事、格言等多种文学形式作为传教手段,其中韵文也是最常用的形式之一。他早期的说法即以韵文为主,再配以散文解说。由佛教史上多次结集形成的佛教大藏经中就包括了大量韵文。汉传大藏经被...

    张先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75283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“心”

    句话常被作为格言为人传诵。一般的理解,平常心即冷静、不动摇的心,实际上马祖此处所说的平常心就是日常的喜怒哀乐之心。“起心动念,当下即道”即极为明确地揭示出,就在当下的现实中存在...

    木村清孝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052894.html
  • 近代四大高僧与福建佛教

    里研究古禅法及禅学古史考之后》等。三是撰文,如1931年2月,作《〈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〉书后》、《维摩诘经中正信会员格言》。四是辩论,如1933年2月,支那内学院交来《佛诞纪元论刊定书》,对法师《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4754114.html
  • 僧思想研究

    乘者以之而济」(注53)。 般若诸经,深邃渊渺,广大悉备,修子莫不以之为典谟,行者无不以之而跻於圣境。僧 复云:「般若波罗蜜经者,穷理尽性之格言,菩萨成佛之弘轨也」。(注54)。「摩诃般若波罗蜜者,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5954302.html
  • 当生命陷落时:与逆境共处智慧(1)

    不安、难受、痛苦,所以我们才要选择另外的出路。  然而抱持的如果是非有神论的心境,放弃希望反而是一种肯定,是开始的开始,你甚至可以在冰箱上面贴上一句“放弃希望”的格言,而不是“每一天、每一面我都愈来愈好...

    比丘尼佩玛·丘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465445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资料论

    他由「經典用語的種類」、「敘述的樣式」和「表現的思想」,以考察經典的發達如上六項。經中重複常出固定文句比現存經文較舊,而在敘述樣式上,可分為韻文或散文的格言文體(短的)和基於這個而作的...

    李世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5855298.html
  • 日本民族佛教宗派的形成和发展

    净土宗进行批评。为此他受到净土宗信徒的迫害。他逃到镰仓,建草庵居住,日夜诵读《法华经》,有时到街上高唱“南无妙法莲华经”,人们以“狂汉”视之。他对净土、禅、密、律诸宗笑骂抨击,提出“四个格言”,译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1255553.html
  • 大足宝顶始祖元亮晓山考

    略序》凡例云:“曹洞宗至宋季尤盛于河北,所以元世祖大集沙门,惟雪庭裕祖高贤鳞附,如黄钟为八十四调之首,如车毂为三十六辐所归,洵至盛矣,谁与京焉。独惜明兴以前,金辽以后,河北为战争之所,名刹兵秽,格言燹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1656299.html
  • 意根的误解与佛教唯心论批判

    相传,其中难免存在讹传,剔除其讹是我的首要工作。方法是南北经文比对,研读巴利原文,找出佛法核心以及最接近原始面貌的文句(如一些成语、格言等。具体工作程序此略),以此为参照(包括师教、正观所得)剔除讹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556393.html